詳細介紹
【執行標準】
《中國藥典》2015年版二部
【性狀】
本品為白色或類白色乳膏。
【作用類別】
本品為皮膚科及婦科用藥類非處方藥藥品。
【藥理毒理】
本品系廣譜抗真菌藥,其作用機制是抑制真菌細胞膜的合成,以及影響其代謝過程,對皮膚癬菌、念珠菌等有抗菌作用,對某些革蘭陽性球菌也有一定療效。
【適應癥】
1、由皮真菌、酵母菌及其他真菌引起的皮膚、指(趾)甲感染,如:體股癬、手足癬、花斑癬、頭癬、須癬、甲癬;皮膚、指(趾)甲念珠菌??;口角炎、外耳炎。由于本品對革蘭陽性菌有抗菌作用,可用于此類細菌引起的繼發性感染。2、由酵母菌(如念珠菌等)和革蘭陽性細菌引起的陰道感染和繼發感染。
【用法用量】
1、皮膚感染外用,涂搽于洗凈的患處,早晚各1次,癥狀消失后(通常需2~5周)應繼續用藥10天,以防復發。2、指(趾)甲感染盡量剪盡患甲,將本品涂擦于患處,一日1次,患甲松動后(約需2~3周)應繼續用藥至新甲開始生長。確見療效一般需7個月左右。3、念珠菌陰道炎每日就寢前用涂藥器將藥膏(約5克)擠入陰道深處,必須連續用2周。月經期內也可用藥。二次復發后再用仍然有效。
【不良反應】
1、偶見過敏、水皰、燒灼感、充血、瘙癢或其他皮膚刺激癥狀。上市后非常罕見的不良反應還包括:超敏性(包括速發過敏反應和類速發過敏反應)、血管性水腫、蕁麻疹、接觸性皮炎、皮疹、紅斑、給藥部位反應(包括給藥部位刺激)和陰道刺激。2、以下敘述的不良反應是在對已獲得的不良事件進行了全面性評估的基礎上,且認為與硝酸咪康唑/咪康唑的使用有關的不良反應。與硝酸咪康唑/咪康唑的因果關系不能僅基于個別病例建立。而且,由于臨床試驗是在多樣的情況下進行的,因此在臨床研究中觀察到的一種藥物的不良反應發生率不能直接與臨床研究中另一種藥物的不良反應率相比較,也不能反映臨床實踐中觀察到的不良反應發生率。3、臨床試驗數據:對本品經皮膚局部給藥的共21個臨床試驗中的426名受試者進行安全性評價,報告的不良反應有:皮膚燒灼感、皮膚炎癥、皮膚色素減退、給藥部位刺激、給藥部位灼熱、給藥部位發熱、給藥部位瘙癢、給藥部位反應(未特指)。對本品經陰道7天給藥的2個臨床試驗中的265名受試者進行安全性評價,報告發生率大于或等于1%的不良反應有:女性生殖器瘙癢、陰道燒灼感、外陰陰道不適、頭痛、痛經、腹痛、上腹痛、惡心;報告發生率小于1%的不良反應有:陰道分泌物、陰道出血、陰道疼痛、尿道感染、皮疹、排尿困難、皮膚瘙癢。
【禁忌癥】
已知對咪康唑/硝酸咪康唑、本品其他成份或其他咪唑類衍生物過敏者禁用?!咀⒁馐马棥?br />
【藥物相互作用】
1、如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可能會發生藥物相互作用,詳情請咨詢醫師或藥師。2、已知咪康唑的全身給藥制劑可抑制CYP3A4和CYP2C9。鑒于本品局部給藥的全身吸收有限,因此非常罕見臨床上的藥物相互作用??诜鼓齽?如:華法林)的患者應謹慎,并監測抗凝效應。3、咪康唑類藥物與其他藥物如口服降血糖藥或苯妥英同時使用,可增加其他藥物的作用及不良反應,應慎用。